[行情]車市如坐“過山車”全年正增長落定
作者:發布時間:2011-12-13
今年的中國車市可謂打了所有車企一個措手不及,臨近年關,仍有不少車企離去年定的2011年銷售目標相去甚遠。但是,對于主機廠和銷售終端來說,在12月這一傳統銷售旺季沖量都成為必然,不只是為了報表好看,還可以為不確定的明年車市“隱藏”部分銷量。
當然也有好消息,中汽協秘書長董楊認為,隨著利好政策集體退出帶來的影響逐漸式微,而且明年宏觀政策環境有望好于今年,所以,明年車市會好于今年。而且業界大部分人士對明年車市的整體增長目標普遍預計為10%左右。在2011年的最后一個月展望未來,確實可以提振士氣。
車市如坐“過山車”_全年正增長落定距離今年車市的“收官”還剩下不到20天,但實際上,從今年前11個月的跌宕中已經可以比較準確地把脈今年國內車市的走勢——增速嚴重放緩,車市已進入深度回調階段。
“金九銀十”的成色不足著實令業界頗為擔心,曾一度認為今年車市極有可能出現多年未見的負增長,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(下稱“中汽協”)在上周五的月度信息會上終于做出樂觀表態,今年車市實現正增長已無懸念。“明年車市會好于今年。”相對于今年車市的低迷,中汽協秘書長董揚對明年車市抱以樂觀。11月車市小幅回暖從中汽協上周五公布的11月汽車產銷數據來看,車市依然處于下行通道。“從前11個月累計來看,增速繼續下行,產量增速2%,回落至年內新低,銷量增速也首次回落至3%以下。”中汽協助理秘書長朱一平坦言。根據中汽協的數據,11月,汽車產銷169.50萬輛和165.60萬輛,環比增長7.95%和8.60%,同比下降3.41%和2.42%。
但實際上,官方冰冷的數據與車市上大大小小經銷商的感覺并不一致。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從北京、青島、天津等位于華北的各級城市車市經銷商處了解到,在加大降價促銷力度的前提下,11月的到店率以及終端銷量明顯好于9、10月份。
“11月到年底,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沖一把,才有可能完成今年的銷售任務。”青島某日系合資品牌經銷商如是說。汽車經銷商今年不僅要面臨嚴峻的利好政策縮水局面,而且由于今年國家的“三項經費整頓”,年底用財政費用購買的公車數量將大幅減少,公務車拉動汽車銷量已經不太可能。搶奪私人用戶便成為汽車經銷商們的最大挑戰,而用更優惠的價格吸引普通消費者,則成為最為務實的營銷手段。按照往年規律,每年最后的兩個月是車市降價的高峰期,從目前各地車市反饋的降價行情來看,各級別車型都加大了促銷力度,不僅是庫存壓力大的日韓、自主品牌車型降價幅度大,就連很多暢銷車型,甚至豪華車也加大了優惠“尺碼”,已有某國產豪華車品牌打出低于8折的促銷價格。
廠家對于經銷商的考核方式是經銷商年底“大放血”的主要原因。按行業普遍規律,每年12月底,整車廠家都會對經銷商進行銷售目標核算,完成任務的商家,廠家會兌現“返點”等獎勵政策,反之不僅沒有額外獎勵,甚至有可能拿不到更低的進貨價格。
雖然年底仍然出現小幅翹尾走勢,但全年車市仍然低迷。
中汽協數據顯示,在乘用車細分市場,1~11月,雖然MPV和SUV增長均超過10%,但是對整體車市影響較大的交叉型市場仍然下降10%左右,繼續拖累整體走勢。
自主品牌車企仍然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。根據中汽協的統計,前11個月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占有率同比下降1.50%,占轎車銷售總量的比重已經下降至29.05%。而商用車領域11月份產銷更為嚴峻,前11個月產銷分別下降8.68%和5.93%,比前10個月降幅有所擴大。貨車類產品持續低迷,而客車的銷量好于貨車。“雖然11月我國汽車產銷同比下降,但卻憂中有喜。在去年年底高產銷的背景下,2011年全年總產銷仍能保持正增長,應該可以比去年同比增長2%左右。”董揚預測。董揚認為,相對于前年增長46%、去年增長34%,今年車市增速嚴重放緩主要受三方面不利因素影響:一是利好政策集體到期結束;二是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;三是汽車使用環境越來越差。而汽車出口成為今年中國車市最大的亮點。據中汽協統計數據,11月汽車企業出口環比有所回升,同比增長超過50%。前11個月汽車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27.49萬輛,對同期國產汽車增長貢獻度達65.43%,比前10個月增長11個百分點。董揚更是大膽預測,明年車市會好于今年,理由是,利好政策退出效應越來越小,另外,宏觀政策環境也將好于今年。